:::

好物產

金門出洋客皮箱

金門,舊稱浯洲,自唐代即有住民,然因地貧人少,在清末民初,本地無法求得溫飽,出外務工,遂成為不得已的選擇,因此,有為數不少的金門男丁,就前往南洋謀生(現今東南亞一帶)。

由於金門並沒有直接開往南洋的客船,因此想要外出謀生的金門男丁,只能依靠當時往來金門與廈門的風帆船,借道同安,再搭乘汽船前往馬來西亞、汶萊等東南亞國家打工。往來金廈的風帆船,由於船支特性,需要用大量的石塊,置於艙底,做為壓艙石,以使船支在海上航行時,能取得平衡,當船支抵達金門,原被做為壓艙石的泉州白(花崗石),被卸下當成建材,而準備搭船赴同安的金門男丁,就成為另類的壓艙石,塞進船艙底,搖搖晃晃的離開家鄉。有些質地好的花崗石,也被金門百姓雕刻成石敢當,立於村莊或路旁,成為守護家鄉的另一種精神依靠。

早期的金門人,抵達南洋後,僅能從事搬運工、挑夫等出賣勞力的工作,因而當時的新加坡河旁及部份華工聚集的地方,都會有通稱為「苦力間」的處所,提供給等待僱主通知上工的華工,一處暫歇的地方,其後慢慢演變為今日的「會館」,所以現今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,都還可以看見「浯江會館」、「金門會館」的建築身影及組織。

金門有句俗諺:「十去、六亡、三在、一回頭」,意思是赴南洋打拼的出洋客,約有六成在路程中遭遇橫難,或是抵達南洋後因環境不適而客死他鄉;另外約有三成的人,沒有能力賺取更多的金錢,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在當地渡過餘生;最後僅有約一成的人能夠賺到足夠的金錢,回到金門,衣錦還鄉,光宗耀祖。

遠在他鄉的出洋客,在那通訊不便的年代,僅能寄情於鴻燕,透過相思樹做的思鄉筆,寫信回故里,再藉由載運中藥材的船舶,將信件寄返家鄉,所以,當時金門的中藥鋪,也兼營僑匯及郵信局的功能。而遠渡重洋打拼的出洋客,僅能有少數人,在若干年後,能榮歸故里,再吃上那一口甜酥的花生糖,一嚐苦盡甘來的滋味。

也有部份的出洋客,因為種種的原因,只能在異鄉落地生根,組成另一個家庭,但遠在故鄉的結髮妻,卻還在苦苦的等候夫君的返家,稚嫩的幼兒,也在等候著父親的擁抱。出洋客本身,也無法因為在異鄉的安逸,就忘卻對故鄉的思念,那份再回家鄉看看的念頭,總是一直放在心底。

有一段鄉野記聞是這麼提到的,出洋客在南洋另外結縭的妻子,擔心這來自金門的丈夫,如果返鄉探親後,就不再回來,那她該怎麼辦,因此就對老公下了蠱。但出洋客在南洋所生的女兒,因為不忍心自己的父親被受蠱之苦,因此就告訴他「返回故土途中,食魚,必定要由魚尾巴吃起,若感腹痛,則要一直喝水,就會安然無恙」。出洋客後來仍因思鄉而返回金門,於回程途中食魚後,果真腹痛難耐。他記起女兒的話開始持續喝水,結果從口中吐出一條魚來!這就是金門傳統宴席上,最有名的雞頭魚尾的典故由來。

每一位出洋客,都有他不同的故事發展,但因為環境所迫的離散,而未能善盡為人子、為人夫、為人父的無奈,不論最後是否能安返故鄉,都是有著對於家庭的虧欠,因此,在他的內心深處,始終都希望能夠獲得至親們的諒解。

金門出洋客皮箱,有酒有故事,期待您到金門來!